1.在古代中西方交往中,两千年前中国的“名片”是丝绸,一千年前中国的“名片”是瓷器,五百年前中国的“名片”是茶叶。这充分表明古代中国: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与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于出超地位
A.①②
B.②④
C.①③
D.③④
2.“我市是一个贫困地区,在这次会议期间,可能会给大家带来许多不便,敬请原谅。预祝大会圆满成功!”一句用于:
A.开幕词
B.闭幕词
C.欢迎词
D.竞选演讲
3.在我国汉字发展史上,介于小篆和楷书中间的字体是:
A.甲骨文
B.金文
C.隶书
D.大篆
4.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享乐主义、奢靡之风。
这“四风”的共同特征是:
A.违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主旨
B.违背依法治国的原则
C.违背依法行政的原则
D.严重脱离群众
5.语言是一种味道,人们依靠它传情达意;语言更是一面镜子,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身影,社会的不同阶段人们的问候语也会随之改变。
这表明:
A.社会意识是变化发展的
B.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
C.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
D.社会意识不具有相对独立性
6.中国的姓氏起源种类很多,如“李”姓,原为“理”,源于皋陶任尧时大理职务(司法官),子孙为之,后为姓氏,推测“北门”一姓来源祖先的:
A.部族
B.居住地
C.爵号
D.封国
7.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其叶子比较小,而根部极深,其原因主要是:
A.根深不会被风吹倒
B.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品种都是叶小根深的
C.叶小有利于减少日晒面积,不会被晒死
D.沙漠中降雨量少,气候干旱,叶小是为了减少蒸发,根深利于吸收水分
8.1900年9月,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“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”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,对此,清政府抗议道:“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,应交中国自行处分,何得侵我自主之权?”
对此,以下解读正确的是:
A.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的控制
B.清政府的司法裁判权受到破坏
C.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
D.侵略军这一行为依据是《辛丑条约》
9.“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”是一句西方名言,与这句名言有同样价值取向的是:
A.“没有目标的生活犹如没有罗盘的航行”
B.“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诸侯不仁,不保社稷”
C.“人的命运主要由自己创造”
D.“心随朗月高,志与秋霜洁”
10.古代席地而坐,原没有椅子,但《诗经》有“其桐其椅”,这里的“椅”是指:
A.一种车
B.一种床
C.一种席子
D.一种树木